港口“开”无人车,行驶平均误差不超5厘米

简历 消息({{view.message_count}})
职位 消息({{view.message_count}})
首页
唐山资讯
港口“开”无人车,行驶平均误差不超5厘米

港口“开”无人车,行驶平均误差不超5厘米

文章来源:唐山人才网
2024-09-14
4573

数字技术的发展,在港口催生了一些新职业。

“我是在港口‘开’无人车的。”李凤亭是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京唐港区的“远驾员”。每当亲友问起职业,他就这样回答。

无人车到底怎么“开”?

8月23日,记者来到京唐港区25号集装箱泊位远控中心,见到了李凤亭的工作场景。

李凤亭坐在带有方向盘的控制台前,正前方有一块大屏幕,显示的是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运输的实时画面。

港口“开”无人车,行驶平均误差不超5厘米2.jpeg

8月23日,在唐山港京唐港区25号集装箱泊位远控中心,工作人员在远程监控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运输。记者贡宪云摄

这些车跟我们平常看到的不一样,没有车头和驾驶舱,装着从货轮卸下来的集装箱,从码头一路跑向堆场。

突然,“嘀”的一声,旁边屏幕上弹出一辆无人车的接管请求:信号不稳定(障碍物遮挡)。

“接管。”李凤亭按下按钮,这辆无人车迅速由自动切换成人工,一连串操作,仅仅花了十几秒,就消除了隐患。

“一般情况下,无人车可以全自动运行,我们主要负责在后台监控。但港口环境复杂,偶尔会出现特殊情况,我们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嵌入了智能预警和人工处理程序,通过远程操作解决应急问题。”李凤亭说。

在远控中心,像李凤亭一样的“远驾员”共6人,3班倒,每班次2人上班,负责整个泊位25台无人车。

集装箱运输是专业化、标准化的运输方式,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。

“早在2017年,我们就探索集装箱泊位智能化建设,是河北港口中率先研究无人驾驶的。”唐山港口实业集团工程技术部副部长韩德胜告诉记者。

作为第一个“吃螃蟹”者,他们把无人驾驶研究的突破口放在定位上。没有选择传统磁钉定位技术,他们攻关的是融合定位技术。

“磁钉定位依靠路面埋设的磁钉确定位置信息,而融合定位采用卫星导航、激光雷达、视觉识别等技术定位,精度更高。形象地讲,一个是低头看地,另一个是抬头看天和周边环境。”韩德胜解释。

一次次实地试验,一次次推倒重来。

最终,基于融合定位技术,他们确定了无人驾驶具体路线,并将堆场分为9个堆区43个点位,每个点位最多可放7排28个集装箱。

无人驾驶系统刚投运时,无人车还有驾驶舱,每个车上配了1名安全员。

这可不行!必须研究没有安全员、真正的无人车。

“围绕提高无人行驶精度和稳定性,我们做了很多很多。比如,试验更先进算法、优化行进路径……”韩德胜说,根据设定路线测算,他们的无人车行驶平均误差不超过5厘米。

集装箱泊位智能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。与无人驾驶系统一起建设的,还有岸桥和轨道吊智能化作业系统。

2023年11月,交通运输部公布第一批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,京唐港区25号集装箱泊位智能化改造项目榜上有名。

创新无止境。今年以来,唐山港口实业集团技术团队重点开展“智能超车”技术创新。

两辆无人车,在同一条车道行驶。其中一辆车快到目的地,减速了,另一辆车怎么办?

同样减速么?不行,太影响运输效率。

“超车看似简单,需考虑车流状况、集装箱位置等很多因素,对无人车环境识别和感知能力提出很高要求。”韩德胜说,他们通过“车端智能+多维探测”技术,准确探知车辆周围环境变化,实现了超车技术突破。

“数字化改造,不仅提升了集装箱配置效率,还让港口司机告别风里来雨里去,工作环境大变样。”谈起这些年的变化,韩德胜深有感触

微信扫一扫打开

专属客服
{{userInfo.adviser.nickname}}
手机:{{userInfo.adviser.mobile}}
邮箱:{{userInfo.adviser.email}}
唐山小才
手机:13933456951
邮箱:10740710@qq.com
{{item.name}}.{{item.file_extend}}
发送
编辑常用语

{{item}}

添加常用语

请不要填写手机、QQ、微信等联系方式或广告信息,否则系统将封禁您的账号!